各位格友晚安~
法國行又來啦~
今晚一起參觀法國 Saint Rémy de Provence古蹟Les Antiques,
亞爾 (阿爾勒) Arles的世界遺產及知名畫家梵谷的畫作景點吧~
用完美味的米其林一星餐點後, 領隊Peter帶著酒足飯飽的我們及團員,
前往Saint Rémy de Provence 古羅馬遺跡 - Les Antiques。
這兩座古跡可是對面的格拉農古城遺址Le site de Glanum入口處的標誌。,
格拉農古城是個歷史悠久的觀光遺址,
其中的建物有羅馬風格、希臘風格,甚至還有高盧小屋(石頭屋)的遺址。
不過因時間限制,只簡單在外頭的小遺跡簡單拍照,
據我在網路上查到的資訊,其中一座塔式古蹟名稱有二。。
Julii貴族(和凱撒同一族的貴族)衣冠塚陵墓(Cenotaph of the Julii ),
或稱尤利亞家族陵墓(Mausolée des Jules)
此陵墓建得有如高塔,上尖下方,塔身刻有浮雕,保存得極為完整。
建築體上的浮雕栩栩如生,手騎武器或騎馬,
個人猜測應該是記錄該家族的戰功吧。
來張小mi真人比例尺,這個陵墓其實很大一座啊~印象中應該約8~10公尺高。
第二個則是凱旋門(The Triumphal Arch)
提起凱旋門,大家通常會想到法國巴黎香榭大道上的凱旋門,
不過凱旋門其實並不是指單一建物,本來是指古代羅馬人創建,
為慶祝戰爭勝利而建造出來的紀念性建築物,
是門的一種,通常為橫跨在一條道路上之獨立性建築。
近代世界各地皆有仿照古羅馬凱旋門建造的建築物。
(以上部份擷取自維基百科)
這兒的凱旋門比起巴黎的凱旋門,規模較小,形狀也不太相同,
一般熟知的凱旋門方方正正,而這兒的小凱旋門上方設計呈梯型,
而雕飾也簡略許多,已有不少破損,門上的人物雕像肩部以上已遺失。
遠處如刀削斧劈般的峭壁山景,氣勢磅礡。
接著往下一站 - 亞爾(阿爾勒) Arles前進。
以下資料來自網路多方,由流星雨自行匯整……如有雷同請見諒。
亞爾(Arles),為隆河(Rhône)流經的下游城市;
源自凱爾特族群聚落,曾是希臘的殖民地,
亞爾在古羅馬帝國凱薩大帝統治下成為退休軍人定居城市,
被譽為「高盧人的小羅馬」,在基督教發展初期更是成為重要的宗教中心。
1981年,七座古蹟如瑰麗堂皇的聖托菲姆迴廊( Cloitre Saint Trophime )、
考古學博物館內的羅馬雕像或是古羅馬圓形競技場等等,
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暨文化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亞爾今日成為「藝術歷史古城」,同時也是歐洲文化古城聯盟之會員之一。
到了亞爾,通過林蔭大道的北側,
我們先經過一座優美的公園 - Jardin d’Ere。
園中有座石碑,碑下繁花盛開,五顏六色,石碑上頭鑲嵌著梵谷的容貌青銅(?)雕塑。
梵谷雕塑已不見左耳,神情茫然、恍惚……
讓人完全可以想見他不佳的精神狀況,
這麼有才華的天才畫家,卻不得善終,實在令人不勝噓唏。
亞爾官方為了推廣觀光,在地面上都鑲有標示,
以各種不同的小圖示代表各觀光景點,方便遊客找路前往參觀。
公園旁邊便是建於西元前一世紀的古劇院(Theatre Antique)。
古劇院(Theatre Antique)
以下介紹擷取自維基百科。
古代劇場(Théâtre antique)是法國南部城市阿爾勒的一座古羅馬建築,
興建於公元前1世紀末,羅馬皇帝奧古斯都統治時期,羅馬殖民地建立之後不久。
它始建於公元前40年到30年之間,完成於公元前12年左右,
是羅馬世界較早建造的石砌劇場之一。該劇院是羅馬道路網decumanus的一部分。
1840年,古代劇場被列為法國文化古迹]。
古代(antique)一詞,一般而言,用來形容具有古希臘或古羅馬時期的特徵或受其影響的風格。
特別指古典藝術方面,古代雕塑人物的再現和古藝術裝飾風格的運用,用來作為其他歷史時期完美的典範。
現在的古劇院只剩下斷垣殘壁,
以欄桿圈起保護,遊客透過寬大的縫隙向內窺視,可以清楚的看到古劇院階梯、小舞台,
而這個劇院,也理所當然的成為在Arles某些節慶活動的表演舞台,
仲夏時常會有露天音樂會等。
據網路上查到的資料,劇場原來是堡壘(?),歷史可追溯到西元前1世紀,後來石材被拆解成其他建物之用,
目前僅存2根古老的羅馬高柱,被當地人戲稱為「兩寡婦」(Les deux Veuves)。
路上可眺望到遠方有高聳的尖塔建築,
推測應該是某座教堂,無緣參觀,殘念。
古羅馬圓形競技場(Arènes d'Arles)
古羅馬圓形競技場又稱鬥獸場,跟去義大利在羅馬和維諾納看到圓形競技場真的很類似啊~,
跟羅馬不同的是,這裡的圓形鬥獸場還有繼續使用,據說每年的4月中旬和9月都會舉辦鬥牛表演。
以下介紹擷取自維基百科
阿爾勒(亞爾)競技場(法語:Arènes d'Arles)是法國南部城市阿爾勒的一座古羅馬圓形競技場,
也是該市最主要的名勝古迹。它長136米,寬109米,120個拱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紀。
這座競技場可容納觀眾2萬多人,用於觀賞戰車比賽和血腥的徒手格鬥。
今天,它吸引了大批市民觀賞殘酷性略低一些的鬥牛– 在夏季也有戲劇和音樂會。
很悲情的,明明我們準備進去時才18:30分,競技場觀光時間到19:00,
但售票員拉下窗戶,不售票了……Peter很生氣的抗議還是無效,peter比我們還生氣!
只能無奈的帶著我們在外頭繞繞逛逛,再前往下個景點,之後再請大家到星空下咖啡館喝咖啡...
其實之前在義大利已經看過羅馬競技場了(鬥獸場),所以也沒有很在意啦XD
因為亞爾這座尺寸實在差太多了....
競技場旁有一些觀光小店。
因為競技場會舉辦鬥牛,所以一旁的店家牆上貼有一些鬥牛相關畫報。
這裡的法式鬥牛(Course Camarguaise)和西班牙鬥牛(corrida de toros)不同。
法式鬥牛是鬥牛士要設法閃避公牛,趁機摘下公牛頭上的細繩(?),
需要靈活的身手才能不斷的在場內躲避,相較下法式的鬥牛比較不血腥,不過危險度差不多吧…
離開無緣的古羅馬圓形競技場,往共和廣場前進。
共和廣場(Place de la République)
在廣場中間有一座方尖碑(Obélisque),非常的眼熟,在義大利看過多次,
不過,這可不是義大利或法國的,而是來自於埃及……征服埃及後搶回來的…
廣場中央是埃及方尖碑與噴泉,聖托菲姆教堂在右手邊。左邊是聖安納禮拜堂。
聖托菲姆大教堂(Eglise St-Trophime)
以下介紹擷取自維基百科。
法國南部普羅旺斯地區阿爾勒城內的一座羅曼式教堂,
其帶有古羅馬遺風的西立面為普羅旺斯羅曼建築藝術的代表作之一,
教堂南側的迴廊同它一起見證了阿爾勒這座曾經浸潤在古羅馬文明中的古城融入西歐中世紀文化的進程,
並以此於1981年連同城中的競技場、古劇場等古羅馬遺迹,
一起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位於共和國廣場上的聖托菲姆教堂經歷過多次重建或修建,現存主體部分為十二世紀所建,
之前該教堂名為聖司提反主教座堂。
聖托菲姆相傳為阿爾勒首位主教,從972年到1078年間,
有史料多次提及聖托菲姆的聖骸保存於時稱聖司提反主教座堂的大教堂內,
1152年新教堂建成後為其聖骸再次遷入舉行了隆重的儀式,
自此教堂名從聖司提反漸轉為聖托菲姆。
法國大革命後,阿爾勒總主教教區地位被取消,
隸屬於艾克斯,聖托菲姆教堂也從主教座堂成為一般的堂區聖堂。
古羅馬風格的教堂很簡樸,如同我們曾看過的賽農克修道院一般,
並沒有過多繁複的雕花或裝飾,非常的古典、優雅。
其實此教堂最有名的是美麗的聖托菲姆迴廊(Cloitre Saint Trophime),位在教堂南側。
很可惜此次時間不夠,無緣造訪。
以下介紹來自於網路,原始資料連結網頁請點我。
教堂正門上的12世紀精雕細琢的門楣雕塑,講述的是《聖經.新約全書》,
耶穌基督坐在中間,象徵著福音傳道者圍在兩邊,
左邊是:聖馬太的天使和聖馬可的獅子;右邊是聖約翰的鷹和聖路加的公牛。
十二信徒坐在下面。入口左邊是一隊基督徒走入天堂,右邊是一隊罪人被扔進地獄。
入口處還雕有許多聖經中的場景:天使報喜、基督洗禮、東方三博士拜見等等。
正面下方由圓柱分開的是一些聖人的雕像。
市政廳(Hotel De Ville)
1676年建立,目前已列入歷史古蹟。
一樓免費開放參觀。
往二樓的樓梯口的有兩隻獅子雕塑(Lions by Jean Dedieu),
樓梯轉角擺放的是著名的雕像"亞爾的維納斯" (Venus de Arles),
是古劇場出土的重要文物(經過修復後的真品在羅浮宮,這是複製品)。
聖安納禮拜堂(St Ann Chapel)
離開共和廣場,下一站是位於佛洛姆廣場(Place Du Forum)旁的梵谷咖啡館(Cafe De Van Gogh)。
佛洛姆廣場(Place Du Forum)
廣場上有座雕像 - Frédéric Mistral,亞爾出身的作家,190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梵谷咖啡館(Cafe De Van Gogh)
其實這咖啡館曾經遭逢戰禍,毀壞過,
後來是依照梵谷的畫重新整建,所以相似度百分百……
既然賣點是梵谷名畫,當然也會放上畫作比對。
《星空下的咖啡座》(Le Café de Nuit, Place du Fo r um)
領隊帶著大家入座,稍事休息,
而我們則趁著此時探險去~
路上遇到的不知名美麗古典建築。
Rhone隆河
平靜優美的隆河河景,是我們短程探險的最後一站。
碧綠色的河水,千古不變,隨著歲月悠悠流過。
跟美麗的隆河照張合照,就往回走了~
自由活動的時間很寶貴,分秒必爭啊!!!
路旁店家櫥窗內擺滿梵谷相關書籍。
很難得一見,時尚新潮的玻璃建物,好像是某種藝廊(?)
途中東逛西逛時就發現了我的最愛 - 冰淇淋店。
回程時當然要衝進去買一隻嚐嚐~
買了紅色的莓果跟百香果(?)口味…忘了,反正是水果口味~
邊吃邊慢慢晃,我真的超愛這種邊吃冰淇淋邊逛美麗歐洲城區的悠閒感,
只要想到就覺得幸福得不得了啊~
探險完成,帶著寶物(冰淇淋),趕著回到集合地點 - 梵谷咖啡館。
因為沒參觀到競技場,領隊Peter請大家喝咖啡~
看著咖啡館鮮黃色的牆面,紅色的窗框,上頭標示著Vincent Van Gogh ,
彷若置身於梵谷畫中,這種感受真的很棒。
有請我們可愛的正妹人妻-小mi入鏡示範。
再看一眼這美麗鮮明的黃色咖啡館,現在是要離開的時候了。
離開咖啡館後,接著前往主宮醫院(Hôtel-Dieu),
也就是現在的梵谷紀念館(Espace Van Gogh)。
途中牆上有可愛的小塗鴉。
主宮醫院(Hôtel-Dieu),現為梵谷紀念館(Espace Van Gogh)
Hôtel-Dieu,直譯是"主公院"之意,也翻作主宮醫院或濟貧醫院。
1888年12月梵谷發瘋割下自己的左耳後,被送到這兒治療,
亞爾官方為了推廣觀光,特地在路面鑲上黃銅色長方形標示,
上頭繪製著黑色三角形及揹著背包的戴帽人形,來表示前方有梵谷景點。
醫院現已易名The Espace Van Gogh,走入中央的庭院,
只見樹生新綠嫩葉,地上繁花似錦,
這裡便是創作《阿爾勒醫院的庭院(The Courtyard of the Hospital at Arles)》的地方,
從畫的角度,梵高應在二樓迴廊望著花園繪畫,可惜現在不准登樓。
推測此處二樓即為梵谷作畫地點。
一旁有小店,販售各式明信片、書籍、複製畫作等相關紀念品,
當下實在應該買本相關書籍,回來後才想到,有點後悔。
之後到了巴黎,在羅浮宮跟凡爾賽宮都挑了簡體中文的介紹書籍,自留或送人都很棒呢。
離開時路上又巧遇了旋轉木馬,真是受歡迎啊~
離開城區後,轉往城南郊外尋找另一處梵谷名畫景點。
《朗格魯瓦吊橋》(The Langlois Bridge at Arles with Women Washing)
此橋重建於19世紀,跨坐在Bouc (布克)運河之上,
運河通往隆河後出海抵地中海。
景點處不可少的名畫對照立牌。
其實景色看來並不是太出色,運河極小,
深咖啡色的木橋也不大,但繪製成畫作後,
在畫家筆下抹上濃厚鮮明的色彩,
散發出震撼人心的魅力,梵谷真的很厲害。
這是非常充實的一天,有美味的米其林一星餐點,
又歷經宗教、藝術等各項洗禮,身心靈都非常的滿足~
下一篇,要為大家詳細介紹在普羅旺斯住了2天的首發團升級美麗四星莊園旅館- Moulin de Vernegues
因照片眾多,會分成住宿環境及餐食部份共二篇介紹,請大家繼續多多指教囉^^~
下列網址為太一官網法國行程介紹,有詳細費用及出團日期,
希望可以給有興趣參團的朋友們請參考~